人物專訪/詩肯柚木林福勤:一個有生命的事業 必須做出品牌
胼手胝足打天下 20歲創業 開啟傢俱人生
20歲,對大部分的人來說,正是青春懵懂的年紀,想的可能只是要怎麼讀書、怎麼玩樂,但是對於來自新加坡的詩肯柚木董事長林福勤來說,20歲正是他啟動創業夢想的時候。他沒有背景、沒有身家,只有一顆努力打拼的決心,就這樣,靠著自己的雙手一點一滴打天下,從一個月最高薪水只有180元坡幣(*註1),到現在成為台灣目前唯一上櫃的傢俱品牌董事長。
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想要做老闆了!」談起創業的過程,林福勤笑稱自己是「窮人子弟早當家」,當時因為家庭經濟不予許,必須靠著半工半讀完成學業,提早接觸社會職場的他,思維也比一般同齡的人要早熟許多,正當同年紀的人都還在揮霍18歲的青春年華時,他已經包下了室內裝潢工程,賺進3萬坡幣(*註2),為自己的創業之路累積第一桶資金,20歲時就開了人生第一家店,實現從小的夢想。
從做中學 一步步累積實力
林福勤並非相關產業出身,當初會走傢俱這一行,是因為大約在1965年~1970年左右,剛好是新加坡政府推行組屋(*註3)政策的年代,住宅政策帶動傢俱產業蓬勃發展,他便投入其中。當時才15歲的他,從最基層的學徒做起,他笑說自己是「校長兼撞鐘」,一人包辦所有大小事,包括送貨、業務,甚至連沒接觸過的行銷、產品設計,什麼都要做、什麼都要會,沒學過的、不懂的就從經驗中摸索,一步步累積實力,沒有多久就準備自行創業。
開店初期,林福勤不懂什麼是品牌,以為買進商品、然後賣出就可以獲利,但是因為在市場上沒有品牌知名度,不但買進的貨比別人貴,還必須壓低商品價格、犧牲利潤來競爭才能賣得掉,沒有雄厚的財力做後盾,一年後,他不但將之前包工程所賺的都賠光,還倒賠了十幾萬。
由虧轉盈 與眾不同創佳績
第一次創業失敗並沒有打退林福勤的老闆夢,他和親戚朋友借了兩千元坡幣打算東山再起,這一次,他思索著必須要改變經營模式,不能只是一買一賣,而是要如何走出與別人不同的一條路。當時新加坡的傢俱店跟台灣一樣,都在狹小的展示空間裡堆滿各式商品,不但商品全貌無法被完全看見,價值也跟著大打折,林福勤改變這樣的展示方式,依照空間大小來陳列商品,除了可以讓特色充分展示外,同時也提升了產品的質感與價值。
80年代,新加坡景氣大好,林福勤的事業也由虧轉盈,他開始擴大展示空間,設立了當時新加坡最大的本地傢俱賣場,佔地約有1100坪這麼大。不僅如此,他也重視細節功夫,從展場陳列到燈光氣氛的營造都很講究,如此一來,不但提高了商品價格,獲利也跟著提昇。
不畏挫折 打不倒爬起再戰
事業發展得相當順遂的林福勤,在獲利穩定後便準備擴大經營規模,他將法國知名傢俱品牌Fly代理進新加坡,卻因為沒有經過詳細的評估與市調,不了解亞洲市場的需求和歐洲不同,導致引進的商品接受度不高,因而宣告失敗。
他舉例說到,紅酒瓶和起司盤在歐洲市場銷量很好,但是與當時新加坡人普遍的生活習慣不同,因此賣不出去。等到一年後要付貨款,在匯率換算下,等於要付出兩倍的價錢,損失慘重。這一次林福勤虧了700萬坡幣,以當時匯率換算下來大約是1億4千萬台幣,真的是跌了好大一跤,那時的他還不到30歲。
新加坡政府有個規定,在新加坡註冊私人有限公司,如果經營不善破產了,只要把公司結束,就可以不必擔負債務責任,但是責任感強的林福勤認為失敗了就承認失敗,不能逃避,於是他跟銀行說,願意償還積欠的錢,然後用7年的時間就還清債務。
力求突破 轉型走精品路線
90年代,新加坡的組屋市場已經飽和,不但銷售業績受到影響,愈來愈貴的店租,也讓他得付出高額成本,林福勤思索著下一步該怎麼走,於是跟著政府到世界各地考察,他逐漸有了品牌的概念,認為要做一個有生命的事業,必須要做出品牌,但是新加坡腹地小,傢俱市場的發展有限,便開始轉型成走精品、精緻化路線的品牌傢俱,創立詩肯柚木,以北歐Scandinavian的意義,及「TEAK」柚木的意思,將品牌命名為「SCANTEAK」–北歐的設計柚木傢俱。
有別於先前的大店策略,詩肯柚木初期的經營模式是以中坪數的精緻展示為主,沒想到大獲好評,陸續在新加坡開了11家店,後來看好當時經濟起飛的台灣,便複製新加坡的經營模式,前進台灣設點,在光復南路開設了台灣第一家詩肯柚木門市。
深耕台灣 重品牌永續經營
十多年來深耕台灣市場,帶領同仁創下不少輝煌紀錄,不但在台灣掛牌上櫃,甚至獲得富比士評選及金商獎企業與個人等獎項的肯定,他認為品牌的經營是由內到外,而永續經營的第一步就是要凝聚員工的向心力,同時做好服務與品質,這正是樹立一個品牌最重要的基礎。
「詩肯柚木」拓點全球,除了亞洲,也在歐美、汶萊等地開設門市,目前除了「詩肯柚木」這個品牌外,林福勤也積極發展「SCAN LIVING」、系統傢俱、皮沙發、床墊等品牌,他也透露,未來也將開始訓練接班人,持續帶領企業在全球站穩腳步。
留言列表